律政通中文网

主页
分享国内外融媒信息
律政通中文网 为客户提供信息参考

铁路网评:义乌车站改造 敞开浙中经济新时代大门

更新时间:2025-08-11 17:29:23点击:

  以高铁枢纽为核心,义乌市委、市政府把后宅“高铁新城”列入全市“四大新区”之一,片区总开发面积约13.7平方公里,由全国资深团队深圳规划院负责编制“国际开放枢纽区”统合规划,目标打造成为义乌城市新门户、综合交通新枢纽、现代服务新高地。

  当重达千吨的钢结构网架在时速350公里飞驰的高铁上方26米处稳稳提升,义乌站改工程的壮举已不仅是技术奇迹,更是浙中大地发展雄心的象征。这座以“义乌之门”为设计理念的全新高架站房,蓝白极简的线条如敞开的怀抱,迎接着长三角乃至全球的商贸脉搏。作为全国首例在运行高铁上建设的高架站房项目,义乌站以11台27线的宏大规模横跨五条铁路干线,建成后一跃成为浙江第二大交通枢纽。这扇“门”,正为浙中城市群推开一体化发展的崭新时代。

  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抓住浙中地理优势区位。作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金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义乌强大的商贸引擎,正全力建设成为辐射浙江乃至长三角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其核心战略在于依托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如今沪昆高铁是国家“八横八纵”主通道之一,运行高铁达到了数分钟一趟的饱和状态,而未来开通的金义三四线,金建高铁等高铁线路,自义乌接入杭温高铁,经杭州西站而非杭州东,将大大延缓杭州东枢纽站的压力,并且承接前往温州、丽水、福建等地的客流。杭温高铁开通后迎来了第一个暑假,客流呈稳步增长态势,截至上月十号累计安全运送旅客近1230万人次,成为浙江地区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

  义乌枢纽的能级跃升,为浙中城市群提供强劲引擎。制造业、物流业、商贸服务业等关键产业在金华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高效交汇融合。2024年金华市快递业务量达171.9亿件,居全国前列;依托中欧班列回程原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2024年产值突破904.5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商户通过班列直达海外,2024年进出口额超5000亿元,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网络。这种协同效应使金华外贸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24年出口额达7719.2亿元,占浙江全省19.8%,进口额亦同比增长16.4%。从“买全球、卖全球”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发,金义三四线直连金华都市核心,金甬铁路打通宁波出海口,杭温高铁构筑杭州、义乌、温州1小时经济圈。铁路不仅成为物流动脉,更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催化剂。

  义乌站的枢纽升级,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作为全国县级城市规模最大的高铁站房,其11台27线的配置甚至超越众多省会城市站点。如今一个省市的发展,将不再只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而是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城市之间可以优先利用高铁、铁路服务地区客运需求,实现临近大城市的便捷通达,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土地、产业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长短互补,实现城市圈内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无疑,借助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一座座小城通过县域独特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激发出远超本地辐射范围的经济动能。枢纽升级不仅是义乌的荣光,更是浙江打破城市等级限制、以功能定位配置资源的创新实践。当金义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长三角2小时城际圈、全国3小时商务圈在义乌交汇,一个更开放、更融合的浙中发展新格局已经显现。

  当义乌站以浙江第二大枢纽的雄姿傲立,不仅加速着人流与物流的周转,更驱动着浙中城市群打破区划分割,迈向深度融合的未来。我们不仅见到这扇敞开的“义乌之门”,更要看到这数年里,无数设计者和劳动者的汗水,他们才是托举义乌枢纽改造的灵魂与脊梁。(陈震离)



责编: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