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常魁星)7月20日上午,作家班永吉文艺评论集《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会客厅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镇南,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刘华新,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李西岳,《祖国》杂志社社长龚泓铭,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淼,以及热心读者50多人参加会议。北京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主持会议。
班永吉现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一级巡视员,他在分享中,结合精心制作的课件,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饱含深情地感谢在文学创作之路上遇到的良师益友。对自己出版的这本《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从封面设计、内容编排,到出版后引起的社会影响、专家评论,大到宏观叙事的解读,小到让年逾八旬老娘题签书名、女儿手绘素描肖像细节等进行了介绍,穿插音乐背景,令人耳目一新,听者动容。他还对里面一些重要文章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的运用等一一进行剖析释读,给大家带来诸多启示。
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刘华新发言
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刘华新在发言中谈了自己在阅读此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一是党史工作者要学会用文艺的形式进行传承。二是书评影评人物评述的意义重大。这部书中相当一部分是书评、影评,其引导性正确,都是极有价值的“权威推荐”。三是班永吉创作中的精益求精。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一文,是推介《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一书的,他多次进行精心修改,特别是对5个小标题进行了重新润色。编辑们都十分感佩。《穿行在历史间的思考》,不仅涉及的许多主题宣传十分重要,而且文笔晓畅,文风朴实,思考深入,言之有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在发言中谈了几点体会:一是全书充满对历史责任的深沉叩问。二是全书对现实的关照令人赞佩。他能从看似遥远的过往中,敏锐地捕捉到与当下息息相关的命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让那些尘封在岁月中的故事重新焕发出光彩,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三是全书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与温度。正如本书封面和封底所凝聚的重量级推荐所展现的那样,这部书可以让人们领略文学与影视的交织魅力,体悟时代与精神的激昂交响,探寻历史与艺术的融合之境,感受文字与影像的震撼力量。他写历史人物时,不局限于功过得失的简单评判,而是深入挖掘他们的血肉情感与理想信念,让人们看到了历史人物背后的人性光辉。让人们听到了过去的声音,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理解和期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发言
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李西岳在发言中说,班永吉是自己的学生,是一名从战士成长起来的作家,通过这部书把自己的评论展现出来,把诗人、散文家的优势发挥到评论上,思想性、可读性都很强,看到弟子这些作品很欣慰。一是他通过运用诗人的视角,用情来说话,有画面、有思想,情和理交融;二是他通过人物与历史的对话,把党史中的人物放到历史上去解读,体现出一个作家对历史的认知;三是班永吉做人真诚,做学问有担当,勤奋,这在我和他多年的交往中感受到。
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李西岳在发言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淼在发言中谈道,现在的文学评论中有一种诗语评论,这类评论基于评论者自身经历与经验,以“我”作为视角切入作品肌理,以“温和”的姿态与作品、与广大读者达成情感交流。班永吉是一位出身农村、长期从事党史学习宣传教育的军旅作家。他的文艺评论常常倾注着对党和人民浓厚的热爱之情。他常倾心于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图书和文艺作品。他的评论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情感的散逸和抒表,而是蕴藏着智性的思考。他的评论意在严谨地、富有人文精神地面对历史,带领读者领略历史与文艺的交织,并最终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淼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在发言中指出了这部书中的“小瑕疵”:书中作品中的题目没有副标题,没有标明评论的是哪本书或哪个事件,标明了是对原文章作者的尊重,也可让读者清晰去阅读,希望再版时加上。他说,从书中可以看出,班永吉对所评论的书、文章和事件都认真地去阅读、研究过,写作手法上感觉都带有散文气质的作品,很耐读。在评论时评论中过多的发挥,评论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主观观点,也容易让读者误解,发挥过了头就成了缺点。印象中他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评论写得很好,就像他写的评论标题《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身影》,这篇评论写得比较早,也比较有味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发言
班永吉深情地表示,你是否熟悉你脚下的这片土地,你是否陌生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你是否遗忘了你的初心……人,要时常自省、自励、自勤。人,还要学会感恩,要懂得感恩,要永远感恩你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滴水,每一束光。这就是你前行中的滋养和力量!希望大家在时间的夹缝里,能找寻到一段文字,一段能够引领人生探索生命意蕴的文字,一段能够拨动心弦、开拓灵魂张力的文字,就仿若酷夏冰凉的一杯饮料,令品者惬意而酣爽。但愿《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能给读者带去温暖或清凉。
作家班永吉为热心读者签名赠书
在互动环节,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办事处红色经典诵读人包托雅深情朗诵了《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一书中《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书评的精彩片段,一起回顾了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平凡故事。在提问环节,女作家文澜珊就如何做到“资政育人、真心记史、真心作文的史学家”等问题,向作家请教,班永吉深入浅出一一进行了回答。
责编:常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