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通中文网

主页
分享国内外融媒信息
律政通中文网 为客户提供信息参考

从工美到纯艺:两代艺术人的“大美术”共鸣

更新时间:2025-04-30 17:48:49点击:

近日有幸受邀参加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的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的开幕式,展览很精彩,学习颇多,和女儿分享交流了一些心得,也分享给大家,权当重温,再次领悟。

1.参加开幕式,观看了整个展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祖伟:陈逸飞是中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也是海派文化的践行、发展者。他的作品有种令人惊叹的美,也很早就在艺术品市场上一马当先。如果用一句话表述我的想法,我认同的一种说法叫:“时代逸飞,逸飞时代”。可能“时代逸飞”更多讲艺术家的造诣和艺术的地位,“逸飞时代”则更多表现他在艺术上的前瞻性、探索性,文化的融合性和时代的引领性。

图:展览邀请函及开幕式签到

延伸一下我对前辈艺术家陈逸飞的看法—— 一跨界, 两成就(大美术、大视觉) ,三肖像(艺术肖像、文化肖像、时代肖像), 四造诣(审美、技艺、思想、文化)。

图:展览开幕式现场

2.好的歙砚石品有“水墨画的神韵 油画般的质感” 这一说法,这次近距离观赏知名油画艺术家陈逸飞的作品,这种真实的油画的质感对于日后创作歙砚作品会有新的感悟吗?

祖伟:有特色的歙砚石材,它是有这个表述的,这个表述是比较抽象的,但是用画(实体性)来捕捉的话,在陈逸飞老师的作品里进一步证实了这个感觉。

图:歙砚石材“水墨的神韵 油画的质感”

3.纯美术和工艺美术共属大美术范畴,作为工艺美术从业者在看国画和西画时,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

祖伟:工艺美术从业者看国画可能更多的比较习惯一点。这次看了这个展之后,我觉得好的艺术品都是令人易接受、常陶醉的。西画中色彩的处理、光学的运用以及这种笔触的表现等,常是自己平时表现不够的东西或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坚定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语言和精湛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的精妙,文化的精美,文明的精深。

图:陈逸飞油画作品《浔阳遗韵》

4.这次展览的策展、学术支持团队几乎是国内顶尖配置,如果以您的歙砚作品筹备一个展览,会希望达到一些什么目标?

祖伟:这次有幸受邀到上海来参加时代逸飞展,最初的想法可能更多是能够近距离欣赏、学习陈逸飞在绘画方面的技艺、思想,领略陈逸飞艺术理念的前瞻性和探索性。但今天参加了开幕式,参观完整个展览,除了作品之外,对于展览的策展、学术支持和探讨、现场团队的执行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给我带来新的思考:其一是策展人或策展团队只有真正理解创作者的意图,才能较为全面的表达相关主题展览;其二展览形式的与时俱进也很重要,比如3D、AR等科技手段的引入,可增强展览的立体感,丰富其表现力。

图:展览总策展人冯远先生致辞

图:展览圆桌论坛

图:展览现场

5.同为大美术范畴的创作者,会在哪些作品的主题表达或技艺风格上感到共鸣?

祖伟:都有,比如成长岁月板块的《占领总统府》《黄河颂》,像这种红色题材作品的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从小也是受到红色时代的感染;心灵之桥板块的作品所产生的共鸣,更多是因为江南文化的感染和身临其境,特别是江南水乡的那种感觉和诗意;海上风华板块的《浔阳遗韵》《丽人行》作品,深感作者对于上海岁月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印象之深;大视觉板块艺术对我来说是相对单薄的。

图:陈逸飞油画作品《思念》

图:陈逸飞油画作品《黄河颂》

主题表达和情怀上也有很多共鸣,比如坚定再现自己家乡的风俗风貌。我看到海上风华的主题表达,也就自然联想到我常表现的黄山的自然景观、徽州的人文景观;坚定再现生活中的亲情友情,也是我所熟悉和常常思考怎么更好表达此类主题;我为我父亲70岁生日特制的《竹编情深》砚作至今令我记忆犹新,惜前辈艺术家陈逸飞终未能完成其多年愿景暨为其母亲创作一幅生活画作,成为一种遗憾……从大的角度看,真善美是艺术创作者共性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前辈艺术家陈逸飞对真的独到理解有如真心、真情、真义;对善的独到理解有如正义、光明、温暖;对美的独到理解有如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厚功力,成就其艺术人生的哲学高度。

图:王祖伟歙砚作品《梦里徽州》

6.对于展览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为什么?

祖伟:如果说只能从展品中选一件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我个人非常欣赏“东方少女”雕塑。除了载体物质价值的珍贵之外,该雕塑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概括、简约、阳光、自信、柔美以及东方少女特有的气质和神韵,都让我流连忘返。

图:陈逸飞雕塑作品“东方少女”

图:王祖伟观展留影

艺术从不止步于载体之别,而在跨越时空的共鸣中,书写文化文明的诗篇。此刻,浦东美术馆的灯光渐暗,但“大美术”的星河,永悬不落。

整理人:XJY

图片来源:上海浦东美术馆官网、祖伟砚艺



责编: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