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31 08:21:39点击:
共工新闻社讯(记者 廖红麟)2025年10月29日,作为第十六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以“两岸同心承医韵 智汇健康向未来”为主题的京津冀台大健康产业交流会在天津萨马兰奇纪念馆隆重举行。这场盛会汇聚了来自京津冀及台湾地区的120余位大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和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趋势,共绘合作新蓝图。
政企云集,共启合作新篇
天津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金志方、天津市台企协会会长陈正文等领导出席活动,为交流会拉开序幕。

图说: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韩金艳在会上致辞(共工社记者 廖红麟 摄)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韩金艳在致辞中强调,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正以“健康天津”建设为核心,依托超50家三甲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高端平台,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她特别指出,天津在蓟州、宝坻、静海规划的康养走廊,为台湾长照理念、康复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
两岸企业家峰会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面副召集人王立基表示,京津冀地区正加速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已成为台企深耕大陆市场的首选地。
天津市台企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琼芝则强调,台湾在精细化医疗管理和人性化服务领域积累的40年经验,与大陆资源互补空间巨大。
智慧碰撞,聚焦产业前沿
主旨演讲环节成为思想盛宴的焦点。台湾人工智慧发展学会荣誉理事长谢邦昌、台湾中华卫生医疗协会理事长黄明国等专家,围绕中医药传承、生物科技突破、智慧医疗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春鹏分享了骨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天津医院党委书记徐卫国则阐述了公立医院在健康产业中的桥梁作用。
会上,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进行了专题推介,展示其作为京津冀健康产业协同发展重要载体的战略定位。台湾现代医疗及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纪淑静提出,两岸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合作需突破传统模式,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化”新路径 。
展望未来,共绘产业蓝图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京津冀与台湾地区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与会各方一致认为,面对全球健康产业变革,两岸应把握三大机遇:一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重塑医疗服务体系;二是以银发经济为切入点,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生态;三是以产业协同为纽带,推动技术标准互认、市场资源共享。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举办产业对接会、技术研讨会,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两岸联合创新项目。台湾企业代表则期待通过京津冀这个窗口,深度参与大陆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全球健康产业变革的双重背景下,京津冀台大健康产业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两岸健康产业合作搭建了高端平台,更通过思想碰撞与项目对接,为区域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场跨越海峡的智慧对话,正在书写两岸健康产业合作的新篇章。
作者:廖红麟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投稿邮箱:Vgong@vip.qq.com
内容转自来源:共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