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08 20:34:23点击: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解楼村黄母园路边,有块巨石臼上隐约辨析龙的隐形,当地人称之为‘龙抓臼’,每逢雷雨夜,石臼缝隙间便泛起青芒,恍若蛟龙欲破石而出。这奇景要追溯到春秋年间,与两位豪杰的传奇际遇息息相关。
春秋时,柳叶县(现今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境内)出了个杀富济贫的强人,名叫柳展雄。手下有精兵强将不计其数,屯兵在古城称王。柳展雄的兵有多少咱不知道,只知他在将集(江集)阅兵,鼓集(胡集)上擂鼓,旗集(齐寨)上舞旗,齐寨上休兵,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柳展雄治兵有方,军纪森严,对贫苦百姓秋毫无犯不说,灾荒年还开仓赈灾,百姓们都很拥护他。贪官污吏起先纠结流氓地痞,联合官府兵丁征剿,结果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一提到柳展雄俱肝胆破裂,望而生畏。为此,他雄聚一方,整日里操练兵马,扩充实力。
那一年,伍子胥护送马娘娘星夜奔吴,从齐寨那里三孔桥,飞马渡过乌江后,来到柳叶县,由此经过,被柳展雄的副将金钱豹误劫。
金钱豹熊背虎腰,双锤舞动呼呼生风,有万夫不挡之勇。伍子胥双鞭上下翻飞指东打西,四两拨千斤,使得金钱豹双锤时有走空。两个人马打盘环,插招换式,转眼间就是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柳展雄高瞻远瞩,见金钱豹不是伍子胥的对手,便催马上去,接着与伍子胥鏖战。两人打了十几个照面,柳展雄见伍子胥鞭招千奇万化,暗自称赞伍子胥是盖世奇才,伍子胥也试出柳展雄的武功非同一般,心中称赞柳威武英雄。两个人棋逢对手,从晌午战至黄昏,枪影鞭风卷得黄沙漫天。柳展雄枪法得异人传授,一招“青龙出水”引得乌云四合;伍子胥则以“双龙戏珠”应对,鞭梢竟在雨中激起白雾。鏖战百余回合,金枪与钢鞭同时脱手,直插十丈外的龙石臼,震得那千年顽石嗡嗡作响。
“痛快!”柳展雄抹去脸上血污,“久闻将军有扛鼎之力,可敢与某赌斗?”他指向石臼旁半截古碑:“此乃禹王镇水之物,传闻内封蛟龙。若将军三鞭能碎此石,柳某自当牵马坠镫相送。”
伍子胥心中有气,心里说你柳展雄就会找茬,我把石臼打碎,看你还有啥说。伍子胥凝目细观,石臼纹路暗合八卦方位,隐隐透出龙气。他深吸口气,钢鞭挟风雷之势砸下。霎时地动山摇,一道青光冲天而起,鳞爪飞扬处,半空现出青龙虚影!那龙首垂顾二人,竟口吐人言:“吾乃淮水龙君,昔年兴洪被禹王封镇于此。今遇双雄斗气冲开禁制,可允吾归海否?”
伍子胥和柳展雄做梦也没想到有此变故,俱都目瞪口呆不知所云。原来,此石臼叫龙石臼,现仍保存在北刘庄南边叫“老龙窝”。
柳展雄掷枪立誓:“若龙君保此地风调雨顺,柳某愿折十年阳寿解封。”青龙长吟应诺,石臼应声迸裂,龙纹却永镌残石之上。自此柳伍二人歃血为盟,柳展雄更赠精兵三百助伍子胥过昭关。而龙石臼每逢旱年便渗清泉,乡人皆知是青龙践诺,遂世代焚香供奉。留下了这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后来,柳展雄不知了去向,有人说他被天帝招去当了河大王。黄母园东边古墩传说是柳下古墓,有人讲是“柳下惠墓”,也有人讲是“柳下跖墓”,到底是谁的墓,或许只有大石臼能说的清,唐朝时还传说“柳下”化身白龙照顾他的后人,就是阚疃集的白龙沟。还有人说:“他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八回柳叶县看看,每次回来都带来一场好雨,滋润故乡的土地。”
在大李集民间,关于伍子胥与柳展雄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有《伍子胥打马过乌江》、《伍子胥火烧柳叶县》、《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还有一段《解春油炸双臂救子胥》等等。
如今石臼犹存,细辨裂痕走向,依稀可见鞭痕枪印交错如龙。听附近老人说,雨夜把耳朵贴在石上,还能听见当年的金戈铁马声呢?
口述人:解振国(已故)大李集镇解楼村曹马人;
沈杰,大李集镇解楼村前沈人,“利辛猴戏”非遗传承人,原利辛县猴戏协会会长。 ( 整理人:齐伟 沈国磊 刘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