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25 22:02:41点击:

《雕塑》杂志第三届抽象雕塑班学术交流
赵健磊
你在全力投入学术事业的同时,还能持续创作高质量作品,这实在令人钦佩。这显示了你在最高水平上对艺术的自律和奉献精神。
-比利·李(Billy Lee) 2025.11.5


比利·李与赵健磊进行艺术交流
漆塑交融,传统与
当代工艺的完美合璧
-赵健磊
漆的历史可追溯至 8000多年前的中华先民时期,这份源于自然的文明馈赠,承载着古人对材料与工艺的极致探索。
漆艺与雕塑相遇,两种古老艺术形式的碰撞催生出意境表达的新可能。我的这一系列作品以“山”与“径” 为核心元素,将具有装饰意味的意象之山,与抽象极简的线性之“径”熔于一炉,在虚实交织的形体间,雕塑的山形脱胎于自然,经过提炼、概括、重构,以流畅饱满概括山石的形态,剥离了具象的束缚,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多重的意涵,成为传递哲思的载体。而线性造型以简约规整的结构,充分体现出”径”的多重寓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出二者的的冲突与对比。二者的结合,让材质的物理属性与艺术的精神属性形成共振,使雕塑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呈现,而是意境的具象化表达。而漆艺的介入,为这份意象赋予了天然的光泽与温润触感。
创作中我试图传达一种东方的审美诗意融入作品,创新出自然恬淡的视觉感受。通过漆膜的色彩、肌理的变化,材料的碰撞,内涵的多元,传递出“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哲思。
“装饰美”和“形式感”于我而言,如同基因般深刻在我的骨子里,我的学习和工作一直是在工艺美术院校和设计院校中度过,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我在创作中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些许装饰意味。年龄渐长,我也逐渐坦然。既然无法回避,倒不如肆意绽放。能够通过作品得到观者的理解与共鸣,是我创作的最大心愿。
赵健磊作品

《实相·空相——泰》

《实相·空相——复》

《实相·空相——渐》(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艮》(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萃》(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泽》(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解》(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震》(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履》(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遁》(数字作品)

《实相·空相——颐》(数字作品)
作者简介

赵健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彩塑艺术研究院名誉副院长
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与公共艺术艺委会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委会/民间艺委会会员
多次对全国的彩塑代表性地区进行较为深入考察调研,出版相关著作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并获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艺术设计项目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