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通中文网

主页
分享国内外融媒信息
律政通中文网 为客户提供信息参考

儒墨飘香,小树枝绘就艺术人生

更新时间:2025-08-21 10:06:29点击:

  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有幸与荣宝斋职业画师王墨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作为兴安盟新联会的会员,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简短的交流中,王墨那谦卑、低调、乐观、豁达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于新闻人的敏感性,我决定对这位知名画家进行一次专访。于是,在几天前的一个午后,我们相约在他的画室见面。

  画室中,王墨身着一件薄凉衫,正悠闲地品着绿茶。见我到来,他起身相迎,笑容满面。在画室的一角,一位女士正专注地作画,而四周的墙上和地上则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和书法作品,整个空间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随着绿茶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我们的谈话也逐渐深入。我开始走进王墨那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画师台上画 他在地上画

王墨的艺术之路,始于一个偶然的启蒙。60多年前,当他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时,恰逢知识青年下乡,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画师朴老师被安排在他家吃住。朴老师在台上画电影海报,小王墨便用树枝在地上模仿老师的笔触,一笔一划地勾勒着心中的世界。这个简单的动作,却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朴老师慧眼识珠,认为王墨是个学画画的好苗子,并当着家长的面夸赞他。然而,王墨的父母当时并未太过在意。但小王墨却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学到高中,他始终坚持画人物、山林河流等自然景观。后来,全县举办学绘画培训班,王墨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这一学就是三年。

  这段专业学习经历对王墨来说既有得有失。虽然他在绘画方面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为后来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但也因此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但王墨从未后悔过这个选择,因为他深知自己内心的热爱所在。

当过生产队会计 毅然辞职去画画

  高中还未毕业时,由于王墨是个知识分子,生产队便招他去做会计。算盘子打得哗哗响,日清月结的小账目记得精准无误。然而,在王墨看来,这个小会计的职位并不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渴望的是能够重拾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

  不久后王墨毅然辞去了生产队的会计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或许有些冲动和冒险,但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一步步走上了专业绘画的道路。

上门画画 画出事业一片天

  辞去会计职务后,王墨开始了上门画画的生涯。他骑着自行车或是坐着接他的马车驴车,穿梭在草原和大兴安岭之间,为百姓画家具木板画、玻璃画等。他的画技逐渐成熟起来,山水、人物、花虫鸟鱼都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深受客户喜爱。

  随着名声的传开,找王墨画画的人越来越多。他执着于画画事业,乐此不疲。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画技,王墨多次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这些经历不仅让他的画技更加精湛,也让他逐渐走上了职业画师的道路。

 多个画作 荣宝斋欣然收藏

  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王墨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技艺的追求。经朋友介绍,他有幸与中国知名山水画老师张培武结缘,并拜师学习山水画。张培武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代表作《松柏凌云见高枝》笔墨纯厚、线质灵动、结构精妙,意境深邃,享誉山水画界。

  在名师的指导下,王墨的画技日益精进。《一夜春雨润山青》、《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画作陆续被荣宝斋画院收藏,供中外书画爱好者欣赏。这些作品不仅为荣宝斋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也极大地提高了王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月曾经照古人》之画,明月当空,苍松耸立,丘壑澄怀,气象清和,意境悠远,展现了王墨深厚的画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兴安松》则描绘了兴安岭上劲松仰望云天、白雪皑皑的壮丽景象,画风凛冽、画骨铮铮、大气磅礴,犹如坚不可摧的卫士一样屹立祖国北疆,守卫着祖国的安宁。


  如今王墨已年近七旬,但他的艺术之路却越走越宽广。他不仅勤耕于画坛,还乐于传授技艺给绘画爱好者。他教授的学生们正如小荷初露尖尖角,在绘画的道路上茁壮成长。而王墨自己也是大作频出,桃李满天下,为兴安盟的绘画事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儒墨飘香,小树枝绘就了王墨的艺术人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勇于追求,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画布上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赵晓东 )



责编:张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