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10:17:04点击:
记者╱刘紫瑜
(河南洛阳讯)周末闲来无事,邀友三两,到妙升老师的禅书堂做客,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妙升老师
妙升老师,原名张校笙,当代知名文化学者、禅艺书画艺术家、环境科学布局师,张仲景第57代嫡孙、伤寒学派第57代传承人代表。生活中爱好兴趣广泛,学识渊博,从他的禅书堂的摆设和布局便可窥见一斑。
进入禅书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贵重的金丝楠木沙发占据客厅主位。《生意兴隆》、《五福临门》、水晶转运球、梅花玉、牡丹石和招财金蟾等大型风水摆件依次摆放在玄关处和客厅重要的方位。这些名贵的“古董”个个钟灵毓秀,价值不菲,足以看出禅书堂的主人深谙风水布局之道和品味高雅。
妙升禅书堂
禅书堂墙壁上悬挂着妙升老师撰写的清腴宽卓的小楷《心经》、《金刚经》、《道德经》和《弟子规》等书法作品,另有四条屏《牡丹图》画作以及当代书画大家的漫画《福在眼前》等点缀其中,显得古色古香,皆是智慧。伴随着空灵悠远的背景禅乐,仿佛走进一个墨韵书香、意境深邃的梵园。妙升老师的禅书堂处处散发出禅文化和艺术的璀璨光芒,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索心灵深处的祥和帧静。
“妙升老师,你的禅书堂让人感觉特别的静雅清幽,特别的舒服,你是根据住宅环境特别布置的风水吗?”带着不解和好奇的心理,笔者提出大家共同的疑问。
妙升禅书堂
妙升老师说:“是的。我用易医学的理念给你举个例子吧!居家住宅好比一个人身体,如果身体器官(风水布局)和谐统一,它的磁场不仅让居住者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和旺运,而且还会接受能量、事半功倍。反之,身体器官出问题(风水不佳)的住宅对居住者的健康、财运、家庭关系及心理状态会产生多重负面影响。”
易医学是通过象理与数理的全息自律,使人体自我生态与天地大环境的生态达到平衡统一。天地之中的一切,都受着八卦气场的影响,使得万事万物都按八卦的属性运行,所以我们通过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八卦状态而测知,撑控生命的变化与脉门,使得一切都在易学之中。所以易与天地准,弥论天地之道。
禅茶知味
环境磁场失衡会通过不同方位映射人体器官。正南方火气过旺,往往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于该区域的红色装饰或水火相冲布局会加剧病症。而东北方布局不当还可能诱发关节疼痛,具体表现为该区域存在尖角物品或湿气过重。
从妙升老师这里得知,一个人家庭矛盾激增,那必然是西南方坤位布局不当与家庭成员肠胃疾病、女性健康问题相关。一个人如果事业受阻,在大门直冲电梯形成"路冲煞"的案例中,百分之七十的受害者三年内必遭遇晋升障碍。
和中医泰斗张泰源在一起
此外,环境异常征兆的警示信号也有很多,比如动植物异常,连续死亡率突增,这是反映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和水质酸碱度失衡相关。如果家里的电器故障频发,是室内横梁压顶区域的电磁场强度比正常区域高,才容易导致电路老化加速。再比如阴气过重的房屋平均温度比周边温度低 会造成温度失衡等自然现象。
风水学从严格意义上说属于易医学范畴之一。而易医又是根据大自然现象,以《易经》天人合一的哲学为基础,将阴阳五行、八卦理论与中医学相结合的综合体系,涵盖疾病来诊断、治疗、和养生的,实病虚治、虚病实治、加之音疗、茶疗、禅疗、香道、符咒、祝由以及玄学等等综合疗法,从根本上解决身心问题。
和徒弟赵峰在一起
站在科学的视角下分析,易医将“医"字内涵扩展至健康诊断领域,其核心思想包括阴阳平衡(身体健康)、五行对应(金木水火土)、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联)三大项内容。易医比较推崇崇圣法,讲究治病医德泽人乃妙药,圣心祛病有神工。俗话说心诚则灵,病人只有在对临床医生充满信心的情况才能配合默契,提高疗效。应该说,名医的名气,也是一剂良药。作为医生,用崇高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去治病救人,自然疗效强著。象远古的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雷公、歧伯、巫彭、都是以高尚的品德济世救人的医生和圣者。
所以说,人体的磁场真的很重要,做人亦是如此。你感恩,就会很顺利,你付出就会得到。你有爱心就会有人爱你,一切美好皆源自于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只要你的发心发愿是正的,真的一切都会变好。唐代诗人苏拯在《医人》中就有“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的五言诗来诠释心病心医的重要性。
和毛主席管家吴连登,洛阳九九龄醋厂董事长王体军一行
易医鼻祖张仲景就曾提出“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强调无论从政或行医,均应以救人为己任。他主张医生应“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并注重“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要求医生在诊断时需做到细致入微。
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根据中医临床的基本准则,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注重经典与临床结合根据患者症状、脉象等综合判断病因病机。同时,他呼吁医生应不断学习经典、创新医术。《黄帝内经》中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直接体现易学思维,它奠定了易医同源的基础。如易医诊断常结合卦象分析病因(如脉象对应六十四卦),治疗则依据五行八卦属性选择药物或针灸时辰。
中医师承大会上收徒仪式
易医与中医的核心区别在于理论体系的重心不同。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学说构建诊疗框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辩证施治,诊治方法如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易医则以《易经》思想为核心,结合阴阳五行与八卦理论指导医学实践。将八卦方位、卦象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结合,通过阴阳转换原理和五行生克关系调整人体状态。例如,肝脏对应震卦(木属性),肝火过盛时就会影响到眼睛,需调节"木"的平衡。
易医与道医的核心思想区别在于理论基础、诊疗维度和传承方式不同:易医以《周易》为核心构建诊疗体系,侧重阴阳五行生克;道医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道教修炼与形神兼治理念。易医起源于《周易》的象数体系,将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核心理论,强调疾病与时空变化的关联性。例如通过子午流注法推算人体气血运行周期。道医以《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为根基,融入了道教长生修炼思想,认为疾病是“从无形到有形”的气化失衡过程,需通过调节元神、精气实现根本治疗。
为中医师承大会义捐书法
易医强调“治未病”理念,妙升仲景堂中医学研究院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整理并创新出妙升仲景堂的六大疗法。即:蜡疗、灸疗、脐疗、酢疗、食疗、三维禅疗,从身到心,从实到虚等一整套疗法来解决当下的疾病问题。在易医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展望时,易医研究机构——妙升仲景堂中医学研究院的专家们表示将从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创新、医疗实践、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多层次来发扬和传承易医。
目前,易医作为传统医学与易学相结合,在推动传统文化复兴,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挖掘方面,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如2023年香港国际易医发展高峰论坛就吸引了280余位世界各地的易医专家参与。充分体现了易医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态势。
在中医师承大会上合影
妙升老师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他利用丰富的佛学、道学、儒学、玄学、心理学、中医学、风水学、易医学的原理结合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异相来为大家一一解惑,他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绝伦的风水养生课。从他这里,笔者第一次了解到易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易医文史当能品,诗词歌赋可存心。茶壶煮酒君莫笑,壶里糊涂论古今!”
妙升老师以茶酒为媒介,和大家探讨人生哲理与社会变迁,展现了文人以文化为载体进行精神探索的境界,和茶酒论道的生活处世哲学。他的德品恰如他打造的这一方小小的禅院,古风馨雅,卓然不群,姌亭在喧嚣的闹市中。他在弘扬仲景文化、传承易医精髓、为人类健康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他是时代的先驱者、拓荒者,犹如一颗彗星照亮茫茫夜空,他用坚强的信念为后来者凿穿一道未知的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