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0 18:52:58点击:
共工新闻社10月10日电(记者司京昆)金秋时节,承载着新日本宋庆龄基金会蕴含百年中日友好基因的交流活动在京启幕。近日,香港共工新闻总社美洲社、欧洲社社长YinkeoGarden,到访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邸,同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公使园田庸深入交流。
会谈中,美洲共工新闻社、欧洲社社长YinkeoGarden向二人赠送出口欧洲的陕西秦岭林下经济植物源健康产品。这份饱含秦岭生态魅力的礼物,既是中国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特色林下经济的生动缩影,更以“物产为媒”搭建起中日民间友好桥梁,让中国绿水青山孕育的优质产品成为传递两国情谊的纽带,彰显民间交流丰富中日合作内涵的独特价值。
仁木富美子:一生践行宋庆龄和平使命,筑牢中日友好精神根基
仁木富美子(1926-2012)是中日民间外交杰出践行者,毕生以“教育”“和平”为纽带,践行宋庆龄“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奋斗”的精神,成为中日民间友好与思想共鸣的关键推动者。
1970年首访中国后,受宋庆龄所赠《宋庆龄选集》(1966年中国人民出版社(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出版)),遂即发动日本友好力量支援中国贫困山区教育,以教育合作涵养中日民心相通的土壤;1977年3月再次来华与宋庆龄同志见面,精准传递宋庆龄关于和平、正义的理念,1979年4月《宋庆龄选集》日文版由日本出版社出版,成为日本各界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窗口,为中日政治互信筑就思想纽带。
此后,她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更于1994-1995年四赴河北兴隆县,走访幸存者并著书揭示历史真相,以对历史正义的坚守,扫清中日互信的认知障碍,获授兴隆县“荣誉市民”“文化教育顾问”称号,这份跨越国籍的认可,正是她一生践行和平使命的生动见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仁木富美子作为“日本宋庆龄基金会”(现:新日本宋庆龄基金会)核心创建者,她推动其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度联动,将“基金会是和平与友谊桥梁”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既夯实中日民间合作根基,更为双边经贸合作与文化交融培育稳定民意环境。
仁木富美子的实践印证:民间友好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她的行动不仅为新时代中日关系夯基,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民间动能。
后代接棒:日本共工新闻社牵头领建基金会,使馆搭桥助国际认证
日本共工新闻社由有限会社大江社设立,项目一期办公场地位于埼玉县川越市笠幡1947-26,社长リシミ(李紫薇)系仁木富美子后代,总编辑おうちしん(王智新教授)为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早稻田大学特别招聘研究员、武蔵野大学教授等职,深耕中日教育合作,且团队正继承发展新日本宋庆龄基金会。
リシミ作为先辈遗志传承人,牵头重建“新日本宋庆龄基金会”,以“拓友好领域、激当代价值”为核心,此次会谈共工新闻社赠送的出口欧洲型秦岭林下健康产品,正是其“以‘物产为媒’搭建起中日民间友好桥梁”“从‘文化教育领域’延伸至‘产业协同领域’”。
日本国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和公使园田庸特意为“日本共工新闻社”题字,“新日本宋庆龄基金会不是简单复刻,而是以民心回应需求。”リシミ表示,将守“以教育育和平”根脉,拓“以产业强友谊”新径,让中日友好兼具历史厚度与现实温度。
锚定“渝新欧”:川渝秦岭中药材借道出海,拓中日合作新径
重建后的新日本宋庆龄基金会,重点联动“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充分释放其“连接中国西部与欧亚市场”的枢纽价值,为中日友好合作开辟产业新赛道,这与此次赠送的出口型秦岭林下经济植物源健康产品背后的“西部资源优势”形成深度呼应。
川渝两地作为全国中药材出海的主产集散地区,川芎、川贝母等道地药材品质享誉中外;陕西秦岭盛产高品质的椴木灵芝、天麻、淫羊藿等优质中药材,依托独特地理气候孕育的林下经济植物资源,更成为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渝新欧”通道凭借“运距短、时效高、成本优”的优势,可将川渝和陕西等地中药材及林下经济产品快速运往其他国家,经日本成熟的检验认证体系把关后,再便捷通关出口至欧盟、美国等海外市场,构建起“中国西部产区—日本国际认证枢纽—全球消费市场”的完整合作链路。
这一模式,既是对宋庆龄和仁木富美子“跨越国界促交流”初心的创新延续,更让中日友好从“文化教育领域”延伸至“产业协同领域”:一方面为川渝和陕西中药材及林下经济产品出海打通“快车道”,助力西部内陆地区特色产业升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中药材合作为纽带,深化中日在医药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协同,让“友好”二字成为驱动两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福祉的积极力量。
日本国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公使园田庸强调,民间友好是中日关系“压舱石”与“活力源”。重庆大学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的李孝英教授指出,从仁木富美子教育援华到后代产业合作,中日友好内涵持续丰富,这种立足初心、紧扣时代的民间互动,夯实了中日关系民意根基,也为互利共赢开辟新路径,宋庆龄与仁木富美子的和平精神将持续照亮友好未来。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先红教授指出,从仁木富美子教育援华到后代产业合作,中日友好内涵持续丰富,这种立足初心、紧扣时代的民间互动,夯实了中日关系民意根基,也为互利共赢开辟新路径,宋庆龄与仁木富美子的和平精神将持续照亮友好未来。(经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审核)
作者:司京昆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投稿邮箱:Vgong@vip.qq.com
内容转自来源:共工新闻网